(吉隆坡8日马新社讯)教育部的学生个人品德系统(SSDM)数据显示,校园霸凌有增长趋势,从2023年录得的6528宗增至去年的7681宗。
教育部副部长黄家和说,随着教育机构安全改革特别委员会(JKRKIP)成立后,当局自今年8月起已在全国735所学校,展开安全审计工作。
他指出,教育部正推行全面改革,包括透过首相署法律事务组拟议立法成立的反霸凌仲裁庭,以改善学生的纪律和安全。
“其中一项重要改革是推行匿名投诉机制,以保障举报人及证人的身份安全。同时,教育部也正更新涉及霸凌与性不当行为的标准作业程序,以确保处理程序更系统、更全面。
他今日在国会下议院的问答环节,针对国盟加埔区国会议员哈丽玛阿里医生的提问作答,后者询问教育部采取的具体措施,以应对校园霸凌事件。
黄家和说,教育部也推行“昌明世代品格培育计划”(Program Pembentukan Karakter Generasi MADANI),强调智力、品格与精神三方面的平衡。
他说,该计划的品格培育元素将纳入2027年课程,以培养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与同理心。
他重申,教育部有信心透过校方、家长和社区的整体策略减少这类事件,并指打击霸凌必须由各方不妥协地共同执行,因为这不仅是纪律行动,更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,以期塑造有道德、安全感的下一代。
针对哈丽玛的附加提问,学校在教育学生情绪管理方面所扮演的角色,黄家和说,教育部已委任“品格大使”及“同侪辅导员”(PRS),协助提供替代性的支持渠道,让那些害怕直接向老师举报霸凌事件的学生,能通过其他方式寻求协助。
他说,根据2023年第12期的通令文件(SPI 12/2023)所发布的新指南,已详细列明如何处理肢体、言语及非言语霸凌案件的程序,包括纪律处分、上诉机制及案件记录方式。
另外,针对国阵瓜拉庇劳区国会议员拿督安南阿布哈山的附加提问,学校是否需要全职舍监,黄家和说,在过去3年的舍监人数已增加68.5%,从2022年的6055人增至2025年的1万零204人。
“对于拥有50名寄宿生的学校,现在配备3名舍监,之前则只有一名。除了教师之外,委任的范围也扩大至执行人员,确保职责能妥善履行。”
他说,教育部也听取一些看法,从军警部队中委任兼职舍监,情况如玛拉初级理科学院(MRSM)的试行措施,以提高纪律管理的效能。
他说,教育部、州教育局及县教育局的最高管理层也将持续进行突击检查,确保所有学校包括晚间时段均遵守安全与纪律的标准作业程序。